賽默飛分光光度計 BioMate 160 是一款高性能紫外-可見光分光光度計,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、藥學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、食品分析以及教學實驗。該儀器能夠在 190–1100 nm 波長范圍內進行精確測量,支持單波長、多波長、掃描、動力學和定量分析等多種模式。雖然設備本身功能完善,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穩(wěn)定性,取決于使用者是否掌握科學的操作技巧。本文將從多個角度系統(tǒng)總結 BioMate 160 的使用技巧,以幫助實驗人員獲得最佳實驗數據。
預熱:氘燈和鎢燈均需預熱 10–15 分鐘,以穩(wěn)定光強。
合理切換:紫外區(qū)(190–350 nm)使用氘燈,可見光區(qū)(350–1100 nm)使用鎢燈。
減少開關:避免頻繁開關光源,以延長燈泡壽命。
針對性選擇:核酸測定用 260 nm,蛋白質可用 280 nm 或染料法 595 nm。
光譜掃描:在不確定檢測峰值時,應先進行全光譜掃描,選擇特征吸收峰。
校準波長:定期進行校準,避免因儀器老化造成誤差。
材質匹配:紫外檢測用石英比色皿,可見光檢測用光學玻璃比色皿。
清潔度:比色皿外壁必須干凈,避免指紋和水滴影響光路。
方向一致:同一實驗中比色皿放置方向應一致,以保持光程相同。
輕拿輕放:避免劃傷光學面,劃痕會導致散射光干擾。
濃度控制:樣品吸光度應保持在 0.1–1.0 范圍,過高需稀釋。
避免氣泡:加樣時應輕緩操作,氣泡會干擾光路。
樣品穩(wěn)定性:對光敏性或易氧化的樣品,應避光或在短時間內完成測量。
每次實驗前必須進行空白校準。
校準液應與樣品溶劑完全一致,避免溶劑差異帶來系統(tǒng)誤差。
每個樣品至少測定三次,取平均值。
對動力學實驗,應設定連續(xù)采樣,避免人為間隔過大導致數據跳躍。
定量實驗必須繪制標準曲線,避免單點換算。
標準樣品濃度范圍應覆蓋未知樣品的預期濃度。
樣品中可能存在雜質干擾,應在相應波長進行背景扣除。
核酸檢測應同時監(jiān)測 A260、A280 和 A230,以排查污染。
實驗數據應及時導出并保存,避免因儀器重置而丟失。
對重要實驗,應保存完整光譜曲線,便于追溯。
濃度換算:A260 = 1.0 時,雙鏈 DNA 濃度約為 50 μg/mL,RNA 約為 40 μg/mL。
純度判斷:A260/A280 = 1.8–2.0 表示核酸純度較高。
雜質排查:A260/A230 偏低說明可能有鹽或酚類殘留。
紫外吸收法:適用于較純凈蛋白,但緩沖液中若含有吸收物質則不適合。
染料法:如考馬斯亮藍法(595 nm),靈敏度高,適合常規(guī)檢測。
一致性控制:建議同一實驗中使用同一品牌試劑,減少批次差異。
反應早期:應重點記錄反應初始線性階段,數據最具代表性。
采樣間隔:常設定 5–10 秒采樣一次,根據反應速度調整。
溫度條件:反應溫度需保持恒定,波動會顯著影響反應速率。
OD600 測定:用于細胞或細菌生長曲線繪制。
均勻性:測定前輕輕混勻,避免沉淀或團聚導致測量不準。
時間點一致:采樣間隔應固定,保證曲線可比性。
全波段掃描:藥物降解研究需記錄光譜隨時間的變化。
多波長測定:環(huán)境檢測樣品復雜,應在多個波長下檢測。
標準對照:與標準溶液比對,可提高可靠性。
氘燈壽命約 1000 小時,應記錄累計使用時間,及時更換。
鎢燈壽命較長,但也需定期檢測亮度。
建議一次實驗中保持光源常亮,避免頻繁開關。
每次實驗后清潔比色皿槽,防止殘液腐蝕。
光學窗口應使用無塵布清潔,避免使用粗糙紙巾。
長期不用時應加蓋防塵罩。
定期進行波長校準與光度校正。
若出現異常漂移,應及時聯(lián)系專業(yè)技術人員。
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